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

上光膜之特性



印刷介紹中的上光處理深入介紹膠、膜貼合:
◎ 目前印刷品最常使用「膠、膜貼合」上光處理,例如︰PP亮光、PP霧光、PET
◎ 上光膜之厚度 ( 10 micron = 1  )PP亮光 ( 15 micron )PP霧光 ( 18 micron )PET ( 12 micron )
 PET上光膜之特性︰耐磨、密度高、亮度高、膜薄、單價高約 60%
◎ 上光使用之膠水大致分為四類︰油性、水性、UVPUR,亦簡稱油性上光、水性上光、PUR上光。
◎ 上光過程中膠膜之貼合方式分為三類︰乾式 ( 油性膠水 )、半乾式 ( 水性膠水 )、溼式 ( PUR膠水 )
 PUR上光之成品亮度最佳,因為PUR使用溼式貼合,其膠水可充分「填補」紙張表面之凹凸不平。
 PUR上光屬高速之生產設備,須下單指定,因此處理數量必須高於 6,000 張,才能達其經濟效益。
◎ 上光後之盒類印刷品,如須軋型處理,最好能相隔 24小時,以達到足夠之接著強度,防止上光膜與印墨產生「剝離」現象。
◎ 印刷後,若油墨尚未乾燥完全時,進行上光處理,油墨與膠水產生化學反應,會造成膠膜起皺。
◎ 印刷後,最好能有四個小時之油墨乾燥緩衝時間,以防上光失敗。
 150 以下之紙張絲向須與印刷咬口垂直,亦即所謂「橫絲」,才可避免上光後,產生捲曲現象。
◎ 精裝書之書衣若須上光,須注意書衣用紙之磅數與絲向對上光的影響。
◎ 上光過程中,每張紙送入上光貼合機內,入口邊最好能保有 1 cm 的「咬爪」空間,最少不得低於 0.5 cm,否則無法「完全」上光;如有封面以「輪轉」方式拼印,中間拉開距離不可少於 1 cm
◎ 全面上光之極限尺寸 102 cm x 140 cm
◎ 上光過程中,機器會在膠膜上施以適當壓力與溫度,藉以促使膠水穿透油墨,滲入紙張表層,以提升膠膜之接著強度。
◎ 因為上光過程之擠壓與加溫,會造成非滿版之印刷網點「擴大」,因此上光後印刷品整體顏色會加深約 4% - 6%
◎  印刷 過程中色墨疊印次序 K-C-M-YMY在上光過程中受擠壓而造成「網點擴大」之現象也最為明顯,因此上光後會有偏紅之現象。
◎ 局部上光屬於「亮油塗佈」網印處理,網目粗細決定局部光突起之厚度,網目越粗、印紋越凸。
◎ 局部上光之後,不宜局部上光區域再進行燙金,因為局部上光區域之表面張力無法附著燙金膜。
◎ 如有印件需要局部上光、燙金,須於印前製版階段先執行「簍空」處理,局部上光與燙金區域之間保持 1m的間隙,預防重疊。
◎ 墊板光正反各貼一層厚膠膜,單層約為 120 micron,因此墊板處理後厚度可增加 24 條。
相關資料取自:《印刷史話》一書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